我知道我的时间正在流逝。

Big is the killer of cool——黑客马拉松实战观察

在参加这个活动之前,我对“黑客马拉松”这个方法的理解就是把一群不同背景的人聚集在起,把所有的念头都煮开,蒸发出水蒸气出来,然后用一个盖子去收集这些水。

现场的活动方式按班就部,主持人时间把控的也非常好,给活动留下了非常多的悬念——包括到现在我还对“5PM”组的线下运营方式念念不忘,因为没说完。

就这个活动而已,我观察的时间多过于参与度,从头到尾,我一直在考虑两个问题“如果把在各自领域都有发言权的人聚集在一起开发产品的结果会怎样?”和“PM到底对产品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说到底,我也只是想知道,在我们自己的团队里,去推开这个“黑客马拉松”方式是否有效适用。

整个过程,一开始的when和why的时候,我的队友们开始在一张A3纸上密密麻麻的写了很多很多,而我在纸上只能够写出一堆关键词和十个问题而已,然后我就像考试一样,实在写不出来,索性丢下笔,想知道他们写了这么多,到底最后散发出来的“水蒸气”会是怎样。

然后开始第二阶段,开始愉快写解决方案了,在写自己的第一张标签时,我脑子里已经产生了一个大概的产品框架了,在接到队友传过来的整张纸时,我更多的想的是队友写的东西对我有什么启发了。然后一轮纸传完,除了我的基友大白的一些思路启发到我,其他人的思路,还是停留在一些移动互联网几个知名APP里。写第二圈的时候,明显感到吃力了,我甚至已经快要忘记我之前想到的产品是什么了。

第三阶段,是这些标签的分类,然后我们的组长飞快的决定了一个分类,我开始给他们递标签。当标签贴了整个黑板时,另外一个组员开始记录这些标签里的点,组长在念这些标签。当我发现组长在念标签的时候主观跳过大部分标签时,我就开始从一个参与者变成旁观者。

第四阶段,大白飞快的帮组长做了一个PPT,组长居然提出用表格来画产品草图,让我们这些用惯axure和各种脑图的小年轻吃了一惊。组长非常快速的做完了接下来的产品开发。【旁边我们3个年轻人已经开始瞎聊天了。在这个阶段我耳朵乱入了一下第一组,知道后面坐着的人有几个很厉害,听说话就知道,在后来的问答环节得到证实。

在产品展示阶段,只有第四组瞬间抓住了我的耳朵,第一组没怎么听明白,第二组,也就是我们组,被攻击的挺厉害,尤其是第一组有一个“老人家”,讲话非常犀利,我们组员都非常没有节操的笑出声。第三组的也被攻击的挺厉害,APP太具有因为强迫性。


好了,走完整个活动,我到底观察的问题得到解决了吗?

“如果把在各自领域都有发言权的人聚集在一起开发产品的结果会怎样?”

我自己本身是一个非常不合格的SA,跟整个开发团队的关系都不大好,我经常性的反省,但是这个问题就是无法得到解决,不管开始怎么写方案,拿去实现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话说,有自己的一点“小想法”。所以在这次活动里,我的确发现了一些问题,每个人的想法思路不同是没错,但是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局限,像做设计的人的想法就天马行空不拘一格,做产品技术的想法就非常严谨但困于一隅。就像在第二阶段,我写到最后已经忘记我的初衷了,基本好难继续下去。在这里面,团队的短板效应就会非常明显,有一些纸上思路很开放,有一些纸上的思路就困住了我(像有一张纸我基本就写不了直接递给下一个的)。其实这个阶段需要的更多的就是开放思路,而不是怎样实现。所以其实“黑客马拉松”这个游戏还是有一点要求基础,这个基础在我看了,应该是——一群对产品有热情的人,来思路开阔的提出一些idea.

“PM到底对产品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这么说吧,PM就是收集蒸汽的那个瓶子,收集和沉淀都靠这个瓶子。PM的眼界和见识决定倒出来的水是干净还是污浊。其实展示出来的成品,是非常能看出组长的底功的——

我在已经想好自己产品思路后,还能不能大量的接收别人的意见?

在最后方案的决策中,我是否对不同意见有充分的思考和发挥?

我要见过多少产品,才能够提出与众不同非常抓人的点子和思路?

我们最后方案实现的是否能够实现,想法是否靠谱?

这个产品做出来后如何推广如何运营,线上线下如何联动?

我们的产品壁垒是什么?魅力属性是什么?特点是什么?


其实互联网人是一群缺点很明显,优点也很明显的人。我们最重视用户体验和反馈,对产品抱有莫大热情,但却也容易想入非非陷入自己的思维圈子里。而我们最应该考虑的是,这个东西是你需要,而不是”我以为你应该需要“。我们不必要去做那个”为你好“的人,而是”对,我就是这么屌“。我心底是这样觉得,互联网时代的法则就是像罗胖说的那样——不好玩就不要一起玩儿。而移动互联网中生产出来的成功产品,我认为里面只有一个关键字,就是”专注“。

BTW,文章标题就是我对我们组产品的评语。


最后是对活动的一点建议:

1.觉得主持人最好可以自己对这个题目有所研究,去进行一些引导,不然在这么段的时间里,大家的思维很有一种没来得及散开就结束的感觉。

2.写标签的时候,最好能够给大家时间去商量一个比较合适或者恰当的格式来写,像有些人就直接写一个个点,有些人就针对一个问题写3个解决方案,写到后面别人的方式跟我的不同,我就不知道怎么接下去。

3.与别组交流的机会。

评论
热度 ( 2 )

© SURREAL BUT NICE | Powered by LOFTER